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3月18日,以“拥抱十四五 畅想碳中和”为主题的“PAT2021爱光伏一生一世”先进技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上午“拥抱十四五”高端对话环节,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宝山主持下,中电联党组副书记夏忠、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中节能太阳能副总经理杨忠绪、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共同就以下行业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1、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十四五”期间光伏产业应如何规划?光伏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空间如何,如何与其他能源协同发展?
2、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增长,光伏产业如何适应电力系统需求?如何应对消纳挑战?
3、“十四五”背景下,企业如何布局与发展,分享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夏忠: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电力系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对当下行业关心的如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联党组副书记夏忠,做出了解读。他认为在如果未来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那么现下就要解决新能源为主体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现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从发展的速度、质量、电量都跟上了,但面临如安全性、间接性等突出问题仍未解决,所以,新能源装机量越大对整个电力系统和电网的压力就越大。
那么如何解决?夏忠认为,加强项目投资的同时,更要加强电网的投资的力度和电网的科技的创新,并且还要解决整个新能源本身波动性、阶段性的问题,还有整个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这些长距离输送问题,所以电网进一步需要加强。还有储能峰谷值的解决,要动员所有的发电端,都要尽可能配有一定的储能和调峰调频的功能,包括对火电的灵活性的改造,包括现有的常规水电,还有尽可能的要增加抽水蓄能电站。
还有就是电力的价格机制要跟上,政策机制要跟上,来解决它的安全性等问题。新能源包括光伏和风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三个政策的支持,一个是补贴电价补贴政策、第二个就是优先调度,优先上网。第三是金融支持。虽然补贴政策没有了,但后两个政策现在还是有的,因此,如何最终解决新能源的波动性对电网压力,就要电网要想办法,电源侧也要想办法,需求侧也要想办法。就储能和调峰调频而言,要全社会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多能互补、智慧电网、智慧电源等多重手段融合来解决。
钟宝申:传统依赖资源,未来能源依赖科技
钟宝申指出,在去年总书记提出来“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去碳化,成为了全球共识。光伏过去主要还是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成本得到了一个快速的降低,使它能够有能力来担当我们能源变革的主力,对于隆基来讲,过去我们在不同的环节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像在晶体、硅片以及电池组件方面,都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未来还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钟宝申认为,“光伏目前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一个科技驱动进步的产业。过去我们的能源体系依赖于资源,未来的能源依赖于科技,是人类能够摆脱过去对一些基础自然资源的依赖。”
但长远看,从科技方面来讲,光伏的发展只是步入中程,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会有更大的这种空间。比如说隆基通过推动金刚线切割全产业链的打通,直接降低了组件成本,应该在2毛5一瓦左右。后来又推出了PERC电池、双面组件。目前这些技术都成为行业的一些主流的技术。前两年行业又开始把组件的尺寸通过适度的做大来降低Boss的成本。在这些基础上不断的进步,其实是真正推动光伏能够成为未来的能源主力,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最根本力量。
钟宝申还表示,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应忽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光伏是一个要使用25~30年的这个产品,尤其是现在的光伏组件,要能够适应50年一遇,甚至100年一遇的自然气候。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创新一定要基于高度的稳健可靠,否则看上去创新了,但可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够,那么这种情况下,最终的成本反而是上升了。
最后钟宝申还表示隆基未来的创新方向会重点聚焦于核心的电池效率的提高和场景应用的结合。
高纪凡: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电力系统,
应该是电网体系和非电网体系共同构建的
高纪凡认为实现“3060碳目标”,以风和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一个巨大挑战。据他介绍,目前光电仅占电力能源的3.5%,但电力能源又仅占整个终端能源消费的26%-27%。简单来讲,现在光伏发电只占了整个能源的终端人员的1%。而未来光和风加起来,肯定要达到六七十或者更高的水平,这是不仅是一个巨大的空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未来光伏行业不能简单把便宜的电发上网就可以了,而是要和电网保持协同性、友好性,解决发电、用电在区域和时间方面的匹配难题。高纪凡认为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电力系统,应该是现在的电网体系是一块,未来还有一个非电网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成的储能或者氢能通过线下用能中心,然后再变成直接使用或者是电力能源,来解决东西部、晚上白天,时空不对称性的问题。
高纪凡还表示,光伏整个应用场景受限制也是当下光伏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比如说东部合肥、江苏这些地区,要发展分布式光伏,没有这么多屋顶,没有这么多地方,即使全部做了以后,仍旧够不够用?怎么来解决?怎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高纪凡认为,通过分布式加该区域的无碳能源园区在加上西部的无碳能源,风光储或者风光水一体化特高压,西电东送来构建一个无碳的新能源区域。所以光伏应用,未来一定要按照场景来考虑,做整个解决方案。
高纪凡最后表示,“天合实际上从2014、 2015年就不再简单的去追求第一的组件销售量,核心问题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构建一个低碳能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化能源,我们称之为智慧能源和数字化能源互联网,未来希望与所有风、光、储、氢等企业一道,共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陆川:分布式发电迫切需要推动隔墙售电市场化交易
陆川表示正泰在光伏领域主要以做偏下游的业务为主,以发电形式为主。所以在整个十三五期间,主要致力于怎么能够把光伏发电的应用场景多样化,那么接下来为适应碳达峰碳的要求,正泰在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上面,做了许多的探索,希望对行业有所借鉴。
首先东部虽然是用电负荷中心,但是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在这方面,正泰做了比较多的“光伏+”电站,比如说滩涂、山地、农光互补,林光互补,在东部主要是一些海域的利用,因为原先对于近海的海域的使用在光伏上是比较少的。
近两年,正泰在浙江的一些海域陆陆续续做了超过500兆的项目,现在还有近七八百兆瓦的项目在实施中。从海域的角度讲,光伏因为大家都提土地的成本非技术性成本非常高,海域可能是单模的面积比较高,但是相应来说它在政策处理上比较容易,因为不太存在青苗补偿迁坟方方面面的成本,所以综合下来还是比较有效率的。另外。整个东南沿海的网架,就电网的输变电线路,最发达的都是沿着海岸线在走的,所以相应来说接入的条件也好一点,这是正泰在地面电站上的一个探索,来应对未来的一个需求。
第二个在工商业上,陆川表示,坦率讲现在其实工商业分布式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数据上可以看到,2020年整个分布式15GW左右,但仅戶用就占了10GW,而工业厂房屋顶面积虽然相对大很多,却只做了5GW。这是由于工商业分布式大多需要余电上网,而去年以来国务院关于大力降低电价的要求,对工商业发电厂商的收益影响较大,分布式发电迫切需要推动隔墙售电市场化交易。
第三是在户用方面,2020年戶用经历了爆炸式增长10GW,正泰在户用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探索,也是行业里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企业。陆川预计户用可能还会有50%甚至到70%-80%的增长,可能会在15GW到18GW的规模。戶用受到目前材料涨价的影响比较小,有可能还是会成为今年完成一些光伏装机目标的一个主力军,但是户用方面也存在潜在问题。一方面村庄的村级的变压器的容量的限制,会导致户用会有一些瓶颈,那么需要更多基础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或者是居民的电价比较低,储能在未来相对的时间里面还比较难有商业模式。
因此,陆川认为未来针对农村戶用这方面。不仅在电价上有一些补贴,还可以对一些村级的基础设施,通过电力公司那么来做一些升级的方案,来使得打开戶用光伏的一个瓶颈。
杨忠绪:做好主业的同时,实现多元化发展
“碳中和”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新能源未来发展成为电力的主体,也是一个不变的目标了。而且速度可能是因为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情况下会加快,但光伏、风电的间歇性、波动性可能会阻碍其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主体。
因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杨忠绪号召更多企业像阳光电源一样,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实现多元化发展,共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
另外杨忠绪还介绍中节能在未来十四五规划,目前中节能制定了“2+2战略”,太阳能科技作为唯一一个央企上市公司,又有制造业,又有电站板块,“2+2战略”,第一个“2”就指的传统产业电站板块和制造板块,电站板块在十四五至少实现翻番,制造板块十四五是计划分拆上市,另外一个“2”是中节能多元化发展的一个需求,数据中心业务和电站效能服务业务。这两个业务作为未来也是助力于新能源体系建设做的一个数字性转数字化转把电站资产数字化、智能化AI运行,支撑中节能存量电站和新电站更好服务的这么一个相对来说的一个主业。
曹仁贤:行业需要抬头问天,敢于挑战颠覆性创新
曹仁贤提出,目前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下降0.5-1个百分点,给光伏、风电带来了一定考验,尤其是在末端的电价固定的情况下。他认为光伏行业当下最需要面对的事情是企业和企业的产品,如何真正的去迭代创新,如何能够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的光伏发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今年1~2月份,注册可再生能源企业相关达到了上万家,这说明形势是不错,可是大家想一想,我们可再生能源本身的缺陷,并未因此而解决。
其次光伏产业链都是比较长的,由于这个链条过长,所链条上的博弈,目前非常明显比如现在前端可能把利润都挣走了,到后端的就价格倒挂?所以在这方面阳光另辟蹊径,在坚持主业的同时,进行全产业探索,比如储能方面,阳光电源的储能产业每年都在翻倍的增长,氢能方面,也会小有收获,还有水面光伏等等,但都是围绕着主业在做。
另外,曹仁贤还认为现在围绕着最核心就是现在很多企业缺乏了洞察力,缺乏洞察力就没办法实现真正创新,因为它的创新被分散掉了,结果导致创新是无效。比如现在“30、60”的目标,每年要装一点几亿千瓦的光伏和风电,但是目前为止,仍旧没有真正颠覆的技术进来。
曹仁贤表示,我们都在低头走路,没有抬头问天。他呼吁大家,“在挣钱的同时,还要把钱投到能够真正稍微大胆颠覆创新中,为未来能源产业大变革做好准备。”